红楼梦里不断有人去世,他们最后都去了哪里?记住第一回这个地名

红楼梦里不断有人去世,他们最后都去了哪里?记住第一回这个地名

我曾在《红楼谈梦》之前的系列中写到过,《红楼梦》中处处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,却从来没有过对新生的描写。鲁迅先生对《红楼梦》的评价是:“悲凉之雾,遍被华林。”

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家人是最先被写死的,先是其弟三岁夭亡,紧接着母亲亡故,再后来是父亲的离去,最终使她再无依靠投奔了贾府。

冯渊为香菱而死;秦可卿之死,小丫头瑞珠殉了她去;父亲秦业被儿子秦钟活活气死,秦钟没多久亦病死。

贾瑞相思成疾,一命呜呼;王熙凤弄权,逼死了金哥和她的未婚夫;金钏投了井;鲍二家的上吊自尽;贾敬丹毒发作而死;尤三姐自刎,尤二姐吞金。

晴雯被赶出贾府,病死家中;后四十回中,林黛玉病故,元妃薨逝、贾母仙去,夏金桂饮毒身亡,司棋与潘又安双双殉情,战死的林四娘、可儿、柳五儿、石呆子、老太妃等等。

好一个“白骨如山忘姓氏”!

那“纵有千年铁门槛,终须一个土馒头”便是它的终极归宿,而这终极归宿之地,便是北邙山。

其他人的死,书中并未提及所埋之处。然而主人公林黛玉之死,看书中是如何的描述,第九十七回:“李纨想着:姊妹在一处一场,更兼他那容貌才情,真是寡二少双,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。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‘北邙乡女’。”

“质本洁来还洁去”,“ 一抔净土掩风流”,这便是林黛玉的归宿!而她最后的归宿,便是北邙!

“北邙乡女”也呼应了第一回“我在北邙山等你,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。”之语。林黛玉与甄士隐的“会齐了”,才是书中隐去的“真士”与“真事”。

“生在苏杭死葬北邙”,姑苏女子林黛玉,羲皇上人甄士隐最后的归宿,同在北邙。

关于后四十回,大部分人都认作是高鹗续写,然非也。高鹗隔了时空,非亲历之人,绝不可能作此“有始有终“的”收缘结果”之文。高鹗最多是个编辑,出版商而已。

除了北邙山,我们再看看《芙蓉女儿诔》中所写:“汝南斑斑泪血,洒向西风;梓泽默默余衷,诉凭冷月”。

汝南,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部,古属豫州,豫州为九州之中,汝南又居豫州之中,故有"天中"之称,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"天中山"。东汉时期,朝廷重臣,一半都来自汝南郡,故有“汝半朝”之称,而到了明代,朝廷上再次出现“汝半朝”的现象。

《汉书》有“关东多将,关西多相,汝颍多奇士”之说。民间有梁祝的传说,董永七仙女的故事,皆发生于汝南,九九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花和带茱萸囊的风俗,也诞生于汝南。可见汝南的人文传统之强大。

梓泽,是晋代石崇别墅金谷园的别称,其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境内。王勃名篇《滕王阁序》里“兰亭已矣,梓泽丘墟”,便是《红楼梦》中任尔曾经如何“鲜花着锦,烈火烹油”,到头来“呜呼!胜地不常,盛筵难再”的写照—— “纵有千年铁门槛,终须一个土馒头”!

《芙蓉女儿诔》是贾宝玉写给晴雯的,“惭违共穴之盟;石椁成灾,愧迨同灰之诮“,这分明是生前约定:当死在一处,即使同化为灰烬!

可是宝玉现在只能空自惭,这个约定并未实现。

现在通行的注解都将“汝南斑斑泪血”“,释为汝南王与其妾刘碧玉的故事, 大约考证出于北周庾信《结客少年场》和梁元帝的《采莲赋》。

庾信诗曰:“结客少年场,春风满路香。歌撩李都尉,果掷潘河阳。隔花遥劝酒,就水更移床。今年喜夫婿,新拜羽林郎。定知刘碧玉,偷嫁汝南王”,但这个刘碧玉才是真“狐狸精”,只一个“偷嫁”便知其行为举止因大胆而得偿所愿,而爱“掐尖”的晴雯不过是担个虚名罢了。

梁王歌曰:“碧玉小家女,来嫁汝南王。莲花乱脸色,荷叶杂衣香。因持荐君子,愿袭芙蓉裳。”而《芙蓉女儿诔》中:“始知上帝垂旌,花宫待诏,生侪兰蕙,死辖芙蓉”。刘碧玉生前便嫁给汝南王,并得“袭芙蓉裳”;晴雯生时与兰蕙为伴,死后才成为管辖芙蓉花的花神。

这一生一死,似乎用典得并不恰当。而且叫刘碧玉的女子嫁的哪个汝南王,现在并不能对上号。所以此“汝南”与彼“刘碧玉”并不能为一谈。

再说说梓泽,《晋书·石苞传》载:"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,一名梓泽,送者倾都,帐饮于此焉。"梓泽是石崇的别馆,又叫金谷园,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内。

现在通行的注解都将“梓泽默默余衷” 释为石崇与绿珠的故事,将贾宝玉与晴雯比作石崇与绿珠,也并不妥当,首先石崇与绿珠已经是夫妻关系,虽然只是是个妾,然而晴雯或者林黛玉与宝玉的关系却并不是。

晴雯也还不是通房丫头,即使是,宝玉与她中间隔着个林黛玉,也不可能象绿珠那样被独宠。何况晴雯之死是因为病后被撵,病加气而死的,算不得为了宝玉而死。但绿珠却不同,绿珠是为了石崇殉情。

所以以这样的故事入典,无非都是陷入“老婆舌头”(脂砚斋语)无法自拔而已。

但汝南与梓泽都在河南省境内。“昨承严命,既趋车而远陟芳园;今犯慈威,复拄杖而近抛孤柩”,这就好解释得到晴雯的死讯后宝玉能马上就赶去“近抛孤柩”之处。

脂砚斋说《芙蓉女儿诔》“虽诔晴雯,实诔黛玉”,诔中的鹦鹉,在书中明明确确为黛玉所养,所以“诔黛玉”所言并不假,晴雯的遭遇即是黛玉的遭遇,黛玉的归宿也是晴雯的归宿。

很有意思的是,金陵十二钗,原籍都在南方,所以“回南”这个词频率是相当高的,如果细看,你会发现生与死之“回南”是大不相同的。

生者说“回南”,往往是有具体的目的地,紫鹃和宝玉开玩笑,说林妹妹是回苏州去,贾母骂儿子打了孙子,便赌气说要带了玉儿回南京去,王熙凤抽到“衣锦还乡”的签,解签的说是回南京。

而所有的灵柩也都写的“回南”,但是这个“南”的方向并不明确。王子腾的灵柩“回南”了,黛玉和贾母的灵柩也一同“回南”了。黛玉是“北邙乡女”,贾母的葬所也不可能离黛玉的太远,所以,这个“南”原是指的“在河之南”。

“在河之南”——河南,北邙山,红楼梦中人最后的归所。

正是:北邙山上列坟茔,万古千秋对洛城。城中日夕歌钟起,山上惟闻松柏声。

作者:轻飏,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汉字探源:殊途同归盖与蓋
365bet下载

汉字探源:殊途同归盖与蓋

📅 08-14 👁️ 1648
手工编织项链图解
365bet英国

手工编织项链图解

📅 06-29 👁️ 6870